重理工MBA学员苏小宇接受媒体采访:车轮生产线上成长起来的“90后”时代新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26 点击数量:

转自:山西云媒体
 

人物简介

     苏小宇,男,29岁,中共党员。2013年7月,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车轮二厂。2018年5月,考取重庆理工大学MBA研究生。2018年7月,荣登太原市“时代新人榜”7月榜。2019年,获山西省总工会主办的“我和祖国共成长·时代新人说”演讲比赛第一名。2019年8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火炬手、闭幕式演讲嘉宾。

 

人物寄语

     把“诚信、创新、精益、卓越”的企业价值理念,融入争做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中;在铸就大国重器的征程中,寻梦、追梦、筑梦,释放“越奋斗越青春”的光彩。

 

▲苏小宇

 

     关注太原市“时代新人说”的老百姓,都很熟悉苏小宇这位“90后”时代新人。

     今年,他作为太重集团一线工人,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演讲,把在一线工作的实践讲给大家听,把奋斗创新的体验讲给大家听,许多人为之动容。

     “我在重庆理工大学考试,白天考试,晚上聊。”9月20日,联系苏小宇的时候,他说他在重庆读MBA研究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一线工人既要懂技术也要懂市场,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40℃的车间,手工捣钢锭一干就是22天 

     “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意在打造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研发制造基地;我们的生产线,堪称全球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非常高的车轮生产线……”现在,每当有人问苏小宇在哪里工作,他都会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在他心里,这是他成长的起点,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

     苏小宇从不讳言他入职之初的彷徨:“我学的是工业自动化,在我的脑海中,工作就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线、只要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完成,再加上一杯我最爱的咖啡。但没想到,迎接我的是残酷的工作环境。”


▲苏小宇在车间忙碌

 

     去过苏小宇所在的车轮二厂生产线厂房的人,对这里最大的印象是,耳朵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苏小宇忘不了,他上班后接到的第一个办公设备——一把长2米、重10斤、黑乎乎的铁棒。当天,赶上除鳞设备正在检修,师傅要求他每隔一分钟挥舞1次铁棒,捣除1200度钢锭表面的氧化皮。“我没办法去厕所,因为超过一分钟,就意味着氧化皮会轧到产品中,出现报废产品。”那天,苏小宇整整敲了523块钢锭,手上虎口震得生疼,举铁棒的手臂一直颤抖。

     一段时间后,苏小宇打算递交辞职报告。不巧,那天赶上厂里设备抢修,负责签字的公司副总经理任学艺在车间忙碌。“我找到任总时,他在现场指挥工人们,给技术骨干们讲操作图纸,在设备上爬上爬下。”苏小宇在旁边等着,有位师傅告诉他:“任总为了抢修设备,已经3天3夜没回家了。”

     听完师傅一席话,苏小宇有点脸红,悄悄把辞职报告收好,回到岗位上。“既来之,则安之,我不能当逃兵。”就这样,苏小宇安心留在太重。在40℃的车间里,手工捣钢锭的活儿一干就是22天,在热气、噪声、泥巴和油污的洗礼下,苏小宇深切地认识到:每造一个车轮,都十分不易!

 

     爱琢磨、常创新,为企业减少成本损耗上百万元 

     爱琢磨,是苏小宇给同事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最初手工捣钢锭时,苏小宇通过和师傅交流,探讨出窍门:从一定的高度、以一定的力度,沿45度抛物线角度打下去,效果更好。他的方法得到了验证和公认。

     不久,锻轧工部为几位新来的职员重新分岗,苏小宇被分配到现场中控室,成为R5000吨压机操作手。他不仅干好本岗位工作,还主动熟悉并掌握了相关岗位工作内容。2014年,他当上班组质量管理员,显现了经验、素质等方面的优势。生产线上,单台设备每一分钟通过一个钢锭,对实时质量管控提出较高要求。苏小宇下定决心:夜间再困再累,决不打盹儿,以最优的工作状态,将次品率降到最低。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组的工作连续3年稳居锻轧工部第一名。


▲苏小宇记录工作内容

 

     2017年底,苏小宇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工部质管员。此时,苏小宇观察到,车间里师傅带徒弟,有快有慢。如何打破这种常规,经他琢磨,可以把一些好的经验编制成系统的操作指导书。他举了个例子,为了将加热钢坯的环型加热炉内温度控制在最优状态,他全副武装,爬到5米高的加热炉上,围着58个加热烧嘴的阀门,一遍一遍调试开合度,被40℃的高温烘烤了整整3天后,终于调试到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标准化作业参数。

     就这样,他完成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车轮过程控制管理规定》。标准化作业的显著效果是:之前更换品种每次报废5件,调整30分钟,后来每次最多只报废1件,调整时间缩短在10分钟内,单这一项,一年能为公司节省200万元。此外,苏小宇和他的团队还制定了《标准化作业应急预案》,为公司减少成本损耗。

     爱琢磨的苏小宇,把每次优化、提升工作流程,称为“常规固有模式下的创新”。

 

     继续学习深造,不断沉淀自己 

     “你看见他的时候,他活跃在‘时代新人’演讲舞台上,声情并茂,讲述一线工人奋斗史;你看不见他的时候,他在车间潜心钻研、他在家中挑灯夜读,他在校园奋笔疾书。”

这,是苏小宇今年生活状态的写照。

 

▲苏小宇在“时代新人”演讲台上

 

     “你还不到30岁,已经成名了。”采访中,与苏小宇开了一句玩笑,他立即谦虚地解释:他的荣誉是太重这个平台成就的,他做的最正确的选择,是踏实地留在了太重。

     苏小宇介绍,太重集团有“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美誉,现已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同时生产高铁车轮、车轴、轮对以及齿轮箱的企业。2017年9月4日,太重生产的840副德铁轮对乘坐中欧班列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中国企业的部件产品供给世界高铁强国,这是中国制造业的荣耀时刻。我能把青春的汗水洒在这里,值!”

     他清晰地记得,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重时,他作为工人代表受到接见。习近平总书记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小伙子,加油,好好干!”这句鼓励,重如千钧。在一线工作的这些年,苏小宇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现成的全自动生产线,没有一个按钮可以轻松按下,更没有不经历奋斗就可以安逸享受的咖啡。

 

▲苏小宇担任二青会火炬手

 

     2018年,他如愿进入重庆理工大学读MBA研究生,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太重目前正在开拓国际市场,我想多了解国内外市场形势,更好地服务企业。”荣誉纷至沓来,苏小宇选择在学业和业务中,不断沉淀自己,希望用奋斗交出更闪亮的青春答卷。

 

采写:田小丽  制图:任晓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