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冬阳接受采访——谈疫情后农民工就业问题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22 点击数量:

      重庆理工大学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深,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他们基于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多种场合阐释自己的观点,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解决剖析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大众、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近日,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邱冬阳博士/教授就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疫情,当前战“疫”生产两手抓的背景下对“疫情后农民工就业”这一热点问题,于2020年2月27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题目为《多地农民工返岗就业率低于50% 就近就地就业仍需“精准施策”》,详情如下:


      邱冬阳博士/教授表示:农民工返工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看待。第一是恢复性的就业问题,指过去存在较稳定就业渠道或岗位的农民工,因疫情影响而暂时不能返岗。“对于这部分,我认为影响主要是短期的。只要国内经济情况能够得以稳定,那么过去的用工需求依然能够释放,大量的农民工依然能够获得就业机会。”但考虑到部分中小企业或将面临经营困难等因素,他认为该部分农民工的返岗就业意愿或不可能全部满足。


      第二是适应农民工技能特点的新增就业问题。他认为:“一旦疫情过去,预计消费、旅游等行业将在未来出现一个爆发性增长,会带来部分岗位的用工需求。但这一部分岗位的出现,需要政府先期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邱冬阳博士/教授同时指出,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率,仅仅从劳动力一端发力是不够的,市场主体依然是企业,只有企业运转顺利,才会有新的就业岗位产生。从整个形势看,他认为农民工的就业工作或经历一定的阵痛期,因此他也建议,农民工也应适当调低自己的薪酬期望,与企业共同来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