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深,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他们基于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多种场合阐释自己的观点,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解决剖析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大众、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2021年1月8日,邱冬阳教授就“'十四五'期间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这一热点问题再次接受新加披《联合早报》记者的采访。报道题目为《重庆官宣表示未来五年成渝经济圈打造成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本篇报道与《重庆官方首次表态:陆海新通道对实施RCEP有重要促进作用》分别做为上下篇共同构成新加披《联合早报》关于“重庆'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专题报道。
重庆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邱冬阳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国提出打造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际,《建议》这回针对成渝经济圈端出比之前更具体可视的蓝图。其定位也已从之前的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第四极,转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及动力源。
邱冬阳解读,这预示成渝将是发动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内循环的重中之重。“源泉不是外来的,而是我们内部通过内循环自身产生的。”
成渝在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中,曾作为大后方提供中国战略腹地,具备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产业链。邱冬阳说,成渝因此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生产设施相对齐全,具备成为内循环增长极的条件。他也说,成渝联手打造中国西部科学城驱动创新,这一标志性项目有望集聚全国各地人才,提升成渝发展的后劲和基础。
尽管如此,邱冬阳也表达了对成渝两地未来发展速度不均的担忧。“从重庆的角度,我特别担心变成两极这个问题,长期发展会显出一个不平衡,导致北京和天津那种模式,成渝经济圈也没有符合中央的发展定位。”
他建议成渝官方针对这个可能出现的问题统筹,保证成渝两个极发展中有差异化及互补性,不相上下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