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冬阳接受采访——谈“重庆'十四五’期间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24 点击数量:

    重庆理工大学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深,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他们基于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多种场合阐释自己的观点,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解决剖析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大众、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标”出现新维度。继自贸试验区、交通枢纽城市、改革试验区等指标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重视。近日,邱冬阳教授就“2021年开始,包括成都、武汉、南京、杭州、青岛、重庆、西安等城市,都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继续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热点问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报道题目为《七城竞逐“科技航母”:“十四五”时期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邱冬阳教授表示,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创实力的提升,也将推动动力结构的转变,提供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场景。

     同时,他建议地方在创建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科创产业链、生态链的构建,“这是对自身科创实力和潜力的一次发掘机会”。

     邱冬阳教授提醒说,与三大城市群比,成渝地区仍有短板,如科技产业布局分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尚未形成,因此如何以双城模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仍需要对建设模式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