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深,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他们基于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多种场合阐释自己的观点,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解决剖析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大众、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下简称《成渝规划》)于近日出台。其中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3小时通达目标。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邱冬阳教授就这一热点问题接受了“21经济报道”的采访,报道题目为《成渝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国家第二个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落地》。
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邱冬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早在今年6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针对西南地区资源型城市与相关企业多、大宗货物运量密集的现状,提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升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大型企业的铁路、水路集疏运比重。
《成渝规划》对上述要求作出了详细的规划,新增了9条铁路货运专用线路,总里程110.2公里,总投资108亿元,目标是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
“这不仅将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亦能让货物运输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邱冬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