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工MBA智汇 | 崔骅老师: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增进企业价值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8 点击数量:

文章 | MBAedu

排版 | MBAedu


导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也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如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战胜竞争对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而修炼内功,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意识和行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undefined

▲  重庆理工大学教师、IPTA授证培训师、MTP管理培训师、AACTP国际注册培训师、AACTP国际注册培训管理师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联合中国MBA教育网,特别打造《智汇》栏目,分析行业热点和企业痛点,提供专家思考和观点,为MBA群体及企业从业群体提供问题解决思路和决策参考理论。本期特邀重庆理工大学教师、IPTA授证培训师、MTP管理培训师、AACTP国际注册培训师、AACTP国际注册培训管理师崔骅,浅谈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的价值认识与理解。



1


把握发展方向 以战略驱动企业健康发展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使得现代企业必须综合把控宏观环境,综合协调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品牌塑造等各个系统的工作,扬长避短,不断创新。企业的战略管理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崔骅老师:

实际上,在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战略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战略思维?在战略决策、实施和评估等各环节,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逻辑?这些问题对很多企业管理者或者是经理人而言依然较为陌生。

一方面,很多企业在谈论战略,在实施战略管理,但是很少有企业能够正确地运用战略思维,或者战略管理工具,乃至于战略管理方法,来系统地处理企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理解战略的本质和逻辑,生搬硬套战略的管理理论,或机械地模仿其他企业的做法,是没有办法处理战略与企业本身的经营哲学,外部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内部资源关系的。这样即使具备战略意识,也往往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迷失方向。

另一方面,从企业本身的宗旨来看,战略管理并非是企业存续的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有些企业往往为了战略而进行战略管理,所以如何正确进行战略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要清楚的问题。很多企业把企业的规模、销售的增长、市场的份额、技术的领先乃至品牌的塑造作为追求的目标。其实不然,战略最根本的目的即是企业存在最根本的宗旨——盈利或是赚钱。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就认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追求。”

同样,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价值最终要体现在盈利上,包括短期盈利和长期盈利。因此,战略必须为企业带来盈利,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也必须以此为中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增进企业价值,这是判断战略和伪战略的一个最根本的目标。

我们在强化战略意识的同时,也要警惕不要落入唯战略主义的陷阱。在竞争中切忌被所谓的战略意识蒙蔽了原本的目的,亦或是被纷繁复杂的策略性问题所迷惑。

除此之外,最近两年来,这个时代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的确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时代仿佛来到了一个转折点。在又一次商业时代的晨昏交替之间,很多企业也弥漫着焦虑和悲观。其实,悲观仅仅是对现实性的一个判断,并非是一种情绪。任何理性的悲观,都可以看到建设性的乐观,对企业乃至个人而言,它其实比盲目乐观更有意义,更符合商业的本质,也接近这个世界的底色。

因此,留给企业管理者的任务是:如何在日益多变的动态环境下面保证企业的发展的方向?如何去协调生存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去强调企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要让企业在长期发展和复杂的环境下不迷失方向,正是战略管理所需要思考和探索的。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都在不断的演变,其中唯一不变的是人性。市场需求、合作竞争,包括奋斗和懈怠都是人性的体现,对人性的把握有多深,企业家的成就就有多大。实际上战略管理的初衷就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忧患意识。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未来要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发展方向上有何不同?

崔骅老师: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战略,就所有制形式来讲,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发展方向上是没有差别的。因为战略最重要的是把握方向和决策,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司其位。我们以前常说中小企业没有战略,其实不然,生存就是最重要的战略。在早期的战略管理时,我们特别强调把战略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司层面的战略,事业部层面上的战略和责任人战略。每一个战略层面,给予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公司层面的战略化,更多关乎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而事业部层面的战略,则更多考虑如何有效竞争。

图片


2


拨开思想迷雾 落实企业战略管理方向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为什么企业的战略不好搞?很多企业往往战略规划的很漂亮,但是滚动执行难落地,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构建可落地的战略管理体系?

崔骅老师: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从战略本身程序性的战略管理体系来看,战略的分析选择执行形成一个闭环。

长期以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很多企业都认为战略是高高在上或是玄机重重的。其实战略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所不为,有所为亦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需要进行基本考虑的。

战略有三个三分别是三个假设三个问题三个出路。我们要怎样去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

第一,战略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业务经营、运营之中,战略方向不清。有些企业将战略目标制定的遥不可及,或是四面出击。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企业存在既然别人能够赚钱,为什么我不能赚钱的观点。导致企业在有限的资源分散配置中,没有集中在应有的战略方向,也就是所谓的目标聚焦。

第二,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战略思考。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上的战略目标缺乏清晰一致的因果关系,从而导致战略方向和目标与经营活动、资源配置相互脱节。

第三,有时候,战略往往是一个领导者的战略。它没有在员工的心目中真正的扎根。领导者的战略规划如果大而化之或仅仅是辞藻华丽,缺乏量化的衡量指标和具体行动,那么,每个部门乃至于每一个员工对如何去落实战略规划,是一片茫然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三种应对方案:

首先,在战略管理中常讲到平衡计分卡。通过目标的分解,让目标去引导员工。如果试图建立一个有效、可落地的战略管理体系,就要明确战略是一种因果关系的假设。对企业而言,要厘清和动态验证战略的因果关系,就要把握住总体性目标与每一个竞争目标乃至于职能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应该把战略落实到企业具体的业务运营之中。

最后,要把战略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正确的实施战略比战略决策要困难得多。如果好的战略,没有得到充分地执行,就不能称其为好的战略,即,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战略决策往往是一种小范围的管理波动,而战略实施和落地则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同时,战略的实施也需要企业在内部的价值链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与外部的价值链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略有效落地。

图片


3


浇灌桃李芬芳 寄语重理MBA学子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您对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的学员有何期许?

崔骅老师:

我从重庆理工大学第一届开办MBA课程就开始上课,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早期的学员和今天更年轻的学员相比,年龄结构、学历经验上的差别变化很大,但我认为他们参加MBA课程学习的初衷始终如一,就是希望通过重新走进课堂来实现自我提升。希望通过课程学习,改善自我的理论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在未来的不确定当中能够更加充满信心。

未来,我希望学员能够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专注。重庆理工大学MBA采取在职学习的学习方式。有些学员已经成家立业,同时,工作中也有很多琐碎的事情。能够再重新走进学校,想在MBA学习中有收获,就要投入和专注,只有投入才有真正的收获。

第二,分享。从MBA人才培训的基本方向来看,我们不完全是理论型的。工商管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涵盖方方面面。因此,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之外,我更多的希望能够培养学员的思维和态度,或提升作为一个管理者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分享,或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分享,其实可以让整个学习过程更精彩。

第三运用。工商管理硕士的培训目标归根结底是实际的应用。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4


加强实践教学 提升学员人文素养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当前我们面临着世界疫情的冲击和百年变局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重理MBA人才培养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

崔骅老师: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已经开办10几年了。最近几年,互联网、数字革命以及智能化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带来更多挑战。如,课程内容的更新、整个培养体系如何去适应产业变革等等。我们在MBA的人才培养上要更多地考虑紧跟现代产业的发展、竞争形势的变化、组织的变革、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时代领导力的培养,这些都是课程体系改善的方向。综上所述,我们的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重构目前MBA人才培养体系,要为企业培养在管理技能上有极大提在知识结构宽泛的综合人才,即“一宽一高”。我们学校近两年也在逐步朝这方面调整并开设了很多新方向。

第二,就我给学生上课的体验而言,学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相比专业能力偏弱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认为,不管是企业管理者或个体,都要避免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学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亟需提上日程。

第三,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要鼓励MBA学员参与到部分前沿的商业和政策问题的研究上,也要给我们学员提供一个丰富的实践和浸入企业的机会。比如,我们的移动课堂,可以帮助学员去发现或界定问题,也就是我们整个培养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来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第四,希望未来的重庆理工MBA,在课程的架构和体系上都能更加开放,以此实现基础性的管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从生源来看,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对企业或者是相关产业方面的认知参差不齐。所以,从未来人才培养来看,我们更需要要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知识生态环境。


——中国MBA教育网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