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已不再能满足时代发展得需求,现阶段财务管理方式更多地是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实施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做好财务管理转型,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成为了值得深思得问题。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联合中国MBA教育网,特别打造《智汇》栏目,分析行业热点和企业痛点,提供专家思考和观点,为MBA群体及企业从业群体提供问题解决思路和决策参考理论。本期特邀重庆理工大学李涛教授畅谈数字经济时代下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1
立足时代发展
探索财务管理数字化趋势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您认为财务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管理体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
李涛教授: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原有的财务工作产生了很大冲击。在过去,传统的财务工作只是做一些财务核算和监督相关的工作,如编制财务报表、结算资金、报送信息等,但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重复的工作可能会被某些软件或财务机器人所取代。当财务人员从重复性得工作中释放出来后,就会更多地涉及到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因而传统财务也在向数字经济时代管理型财务转变。我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职能管理领域延伸。传统的财务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相而言比较独立封闭,很难与其他业务进行有效融合,但在数字化时代,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将会高度融合。在以后的公司里,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会计人员的部分职责可能会转移到业务人员身上,财务人员将会参与经营决策,承担更多高价值的工作,如:如资金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控等。
二、资金管理向链条化转型。在企业内,传统的财务工作一般为账户管理、资金结算、资金划拨、资金对账等交易性处理流程,它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化财务管理。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从平面走向立体化、链条化,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再局限于内部资金地集中管控和调配,而是向供应链金融模式转变。比如,利用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产业链资金流动进行静态或动态监测管理。
三、财务决策向数据型转变。传统的财务决策一般是基于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而做得决策,实际上很难做出科学的决策。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与企业内部资金流转紧密相连,还和企业外部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有着密切关联。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技术地广泛应用,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可以运用大数据收集各种业务数据,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风险,因此财务决策也将变得科学高效。
2
解析财务管理风险
积极落实相应对策
受疫情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哪些财务管理上得风险需要注意和防控?
疫情对很多企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据了解,很多企业在近几年业务量大幅缩减,甚至出现倒闭。在疫情持续影响得情况下,企业将会面临以下四种风险:
一、投资风险。疫情之下,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企业如果在这个阶段进行投资,便会面临很大风险。具体表现为,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动荡,可能会导致预期收益与最终收益产生偏离,从而造成亏损。
二、经营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供、产、销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因素较大,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运转迟滞或价值变动等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比如居民收入下降,其购买力也会下降,从而会减少对一些商品地需求,这时候相应的企业存货变现风险便会增大。
三、存货管理风险。对于企业而言,保持一定量的存货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想要确定最优库存量,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即便不是在疫情之下,企业存货量也会受到行业、汇率、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产品积压,便会大量地占用企业资金。如果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使得相应商品断货,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四、资产流动风险。由于企业的现金流以及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出现了不确定性,所以其偿付能力也将变得不确定,对合作企业可能无法及时支付应付款项,因此企业资金便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在后疫情时代,企业应该如何高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我认为企业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首先,要做好资金盘点工作。摸清企业现状,盘点现存资金,清楚在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的情况下,账面资金究竟可以支撑企业运营多久。此外,企业还要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减少现金流支出,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方式,如推出短期股权激励计划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其次,要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压缩一些一般性的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地支出,以成本费用率管控为核心,主动开展成本对标,科学规划成本控制目标,实行定额管理、标准管理、精准核算等措施。同时还可以盘活一些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谋求更高发展效益。
然后,要加强“两金”的管控。两金是指产成品占用资金和应收账款资金。加强存货分类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产成品占用资金问题。企业应该关注重点存货,把控一般存货,根据以往经验制定合理采购计划,进而控制存货库存,缩小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损耗。应收账款的规模越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要加强交流沟通,尽可能地缩短应收账款的收款时间,压缩应收账款规模。企业还可以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对合作单位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企业信誉等进行分析评价,避免风险地发生。
最后,要通过预算管控降低企业风险。加强事前、事中地管控力度,对于超预算的情况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资金预算的管控软件,将预算管理由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管控和事中管控,高效发挥资金预算对经营活动地引领作用,保证预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深耕论文写作
写“顶天立地”出彩文章
据了解您是《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副主编,在论文写作上有着一定的经验心得,如果让您指导MBA学生论文写作,您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指导?
我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的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论文和稿件,所以在论文写作上有着一定的经验心得。我认为MBA学生写作得论文应该更加具备应用性,但是很多MBA学生对此理解还不够,可能会存在泛泛而谈或思维局限等问题。
首先,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如何将普适性的规律和理论与具体的企业案例相结合,如果过于偏重理论,便会偏离MBA论文的应用性目标,这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与科学学位论文的区别。比如我在指导一个二年级MBA同学论文开题得时候,我建议他可以基于某种理论或方法,深入思考他所在公司的预算管理问题,这样就能够做到理实结合。我将这种论文写作方法归纳为“顶天立地”,其中的“天”是指理论基础和脉络,“地”是指要接地气,如果一个问题只有问题没有理论,那就仅仅是企业的工作报告,便会显得缺乏根据。
其次,树立了“顶天立地”的导向,我就会要求学生在论文开题后,密切与我保持联系。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根据大家的论文写作进度与学生进行深度探讨,帮助他们解决在论文写作中遇到得个性化问题。
最后,在经过整套流程后,大家所撰写出来得论文也就比较符合我们MBA教育中心以及教育部的要求了。
4
强化学生能力
培育有勇有谋时代强者
作为重理工MBA导师,您怎么看待教与学的关系?又是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的?
MBA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很多人都是工作后再次回归校园学习的,他们的想法或目标可能会与其他类型的学生有所不同,所以要个性化处理MBA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在MBA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每位MBA学生的特点,明白他们想学什么,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同学们带着各自的困惑而来,有的同学把读MBA当作自己职业规划的一部分,渴望通过读MBA来提升职业竞争力,助力职业发展;还有的同学在工作中遇到了瓶颈,亟需通过读MBA来找寻走出困境的办法。面对同学们多元化的学习动机,我将针对以下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教学:
一方面,我会扎实地给学生授课,为他们弥补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同时,我也将结合商业案例和现实问题,在课上做专业化的案例分析,帮助同学们解疑答惑。
另一方面,我会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引导他们用更平和安稳的心态直面未来。很多同学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形成惯常的思维模式,在遇到问题时容易抱怨,比如:
有的同学因为领导安排任务时交代不明确,造成任务执行偏差,因此而被责罚。这时候我就会开导学生失败多反省自己,成功要感谢别人,面对领导下达的任务,我们要多分析领导的意图,再提出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恰恰也是锻炼自己思维决策能力的过程。
或者是有些同学们不满足于现在的薪资待遇,我就告诉他们,大家付出得每一份努力上级领导都看得见,只要你努力工作,好运终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如果过分计较待遇,必须要求先提高待遇再好好工作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
还有一些同学在工作中遇到了某种问题,想通过读MBA来寻求解决方案。在指导过程中我会开导他们,正确看待之前遇到得挫折,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可以把挫折看成是对自己的考验,当困难被战胜时,你的能力也将有进一步提升。
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MBA学生都能够释放自我,把心理上的包袱丢掉,在重理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解决现实难题。
在后疫情时代您认为MBA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技能?对于在重理工就读MBA的学生,您期望他们能够获得怎么样的成长?
面对疫情常态化,我认为MBA学生应该具备更大的接受能力和更强的抗压能力。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每个人都在职场上满怀理想抱负,但疫情地反复却为我们上了一课。尽管你满腔热枕,但也不得不受限于现实。未来几年,很多公司的业绩可能不大会呈现爆发式地增长,甚至一些公司的业绩还有可能继续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我想鼓励同学们学会接受,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宏观时代背景下,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这也算是成功。成功不是我们跟谁比,而是做到自己的最好。
另一方面,我们要正确看待压力。事实上,工作中如果没有压力,我想未必是件好事。压力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发和思考。比如在疫情下,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更加谨慎,在问题处理上考虑得更加长远,对于危机也增强了预警,企业风险因此也降低了很多。压力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转化为动力,所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把压力转化为鞭策自己前行得动力,助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中国MBA教育网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