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办公室:68667594  
招生与宣传办公室:68660662  
培养与学位办公室:68855624  
学员管理办公室:68660957  
传真:68660662,68667979,
68667163
邮箱:mba@cqut.edu.com

关注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
微信公众账号

你所处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项目新闻 >> 正文

重理工MBA智汇 | 范群林:融合数字化与非遗文创,让非遗传承回归大众生活

2022年12月08日 12:20  点击:[]

导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中华文明与民族情感。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冲击。近年来,非遗的数字化重构与文创产品开发成了社会热点话题,该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文化与创意相结合,赋予非遗新的活力……在时代与科技的推动下,“非遗文创化”的概念应运而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undefined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联合中国MBA教育网,特别打造《智汇》栏目,分析行业热点和企业痛点,提供专家思考和观点,为MBA群体及企业从业群体提供问题解决思路和决策参考理论。本期特邀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范群林副教授,畅谈数字化与非遗文创的相关思考。



     

1


       

     

非遗文创化

传承推广中国式美学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随着新媒体与科技的推陈出新,目前“非遗文创化”已经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兴文化态势。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非遗文创化”?我们该如何理解“非遗文创化”?


范群林副教授:

目前“非遗文创化”确实已经成为非遗传承的主要文化态势。实际上,我认为要谈非遗文创化,就得先谈非遗本身。弄清楚非遗本身的特点,就能很容易地理解非遗文创化的概念和内涵。


首先从概念上来讲,“非遗”的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相对应的是“物质文化遗产”。大家旅游时看到的历史古迹、历史建筑与人类遗址,在博物馆看到的书法和古画等各类文物,都是典型的的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就是“有形”。而与之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特点就是“无形”,主要包括了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从专业定义来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


不管是联合国的定义,还是国家法律的规定,我们都可以发现,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与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与生活习惯都有不小的距离和差异。在如此背景下,市场缺乏需求导致非遗传承与发展遇到困难,日渐式微甚至失传就不足为奇了。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石和载体的现代产业,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运作方式,与其他众多产业之间存在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具有独有的价值创造系统,并且随着新媒体与现代科技不断地推陈出新,价值创造系统也在持续迭代。


那么,非遗与文创如何产生关联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文化”二字,文化创意产业中也有“文化”二字,因此,围绕“文化”这一价值核心,二者就有了天然的联系。一方面,非遗中所蕴含的精湛的传统技艺、深厚的民族思维、独特的本土文化基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另一方面,融合了新媒体与现代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给非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其提供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二者相辅相成,“非遗文创化”就成为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必然方向。


非遗文创通过市场导向,将非遗的艺术风格、创作素材、技艺流程、形象造型等极具历史气息的元素融合到现代时尚、流行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中,实现非遗与文创的有机结合。它也通过挖掘非遗的创意价值,将其转化为创意资本,在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的同时,也赋予了非遗再创意、再创造、再创新的新动力,以此实现非遗与文创的共鸣、共融、共进的价值共创。


简言之,非遗和文物一样,不能只作为艺术品被收藏,还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节奏并回归大众生活,而文创便是其中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同时,相比于文物,大部分的非遗都继承了一定的中国式美学意境,将其文创化也变得更加容易。

undefined    



     

2


       

     

融合多元化数字化手段

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但随着时代与科技变革,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在您看来,应当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破解这一难题?在实行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或难点?


范群林副教授: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绝对不能一味因循守旧,过分强调“原汁原味”。我认为,一成不变并非化解非遗保护与传承压力的良策,依靠创意设计让非遗艺术焕发新生才能更有出路。具体来说,要顺应时代与科技变革适时适当运用数字化手段,对非遗艺术及其载体本身再设计后,打造出呈现非遗特色的生活实用品、艺术收藏品、文化娱乐物,并结合科技手段开展市场化宣传,让这些累积成现代社会与生活中的文创资源。当然,这一思路在落地实行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或难点。


一是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服务。非遗匠人、手艺人、民俗艺人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中坚力量,很多已经日渐凋零。因此,单纯依靠他们收徒授艺的传统传承方式,难以长期持续。可以通过引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乃至科技领域的从业者、设计师、艺术家、工程师等创意阶层的参与,实现传承人与文创者的相互促进,共同为非遗文创化发展提供高端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以考虑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整合创意者、设计者、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技术人员等,构建非遗文创人才培训、培养、引进、管理、合作和服务平台,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公共艺术创作、文化生产经营、展示交流活动等提供便利,以此提升人才资源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二是文创品牌的塑造与合作。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环境、人文、资源特色,因此可以依托于所在地区的非遗资源,以品质优良、特色突出、外形美观和内涵丰富为突破点推动打造文创品牌。以此加强非遗品牌同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品牌的结合,将创意设计品牌向非遗产品或服务延伸,不断实现消费市场共享。此外,建设特色非遗的创作、展示、交易、传播、体验等平台,打造非遗文旅品牌、民俗节庆品牌等,提升非遗整体的品牌形象。同时,推动代表性非遗向外走出去,促进与其他特色非遗品牌在内容创新、创意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既能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也可以加强与相关非遗品牌、文创品牌的合作交流。


三是社会金融资本的引导与整合。资金是制约非遗文创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使得文化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有其必要性。需要面向社会整合带动非遗文创化发展的金融资本,打造具有资金集聚、金融服务、投资引导、项目对接等多种功能的资本平台,有效满足非遗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建设、文创产业发展等资金需求。或通过成立非遗基金、文创基金等方式完善非遗文创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采用数字金融等模式进行文创项目开发,改善非遗文创化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资本运作水平。另外,还需要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创意设计工作室以及手工艺作坊的资金保障能力,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中利用众筹等新兴融资方式,并加强对发展前景好的非遗内容创意与经营企业的投融资引导。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当下数字信息化浪潮不断涌现,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样的背景下,非遗文创应当如何实现数字化构建和创新发展?


范群林副教授:

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永不停歇,这意味着促进非遗的创新发展,死守老办法肯定行不通。需要保持非遗的活性特征,将其“无形”的技艺、知识、能力和有形的载体、工具、实物以及相应的文化空间等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与转化,让传统文化遗产更有力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有形”的存在。因此,非遗的生活化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想要实现非遗的生活化传承,最好的形式便是非遗文创。非遗文创需要将文化创意、现代设计、文化科技等新生力量应用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通过非遗类IP、文化创意符号、知识产权等对非遗的文化生态、产业形态和发展环境进行改造。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作用于非遗资源,实现以现代化的思维、观念、工具、技术、产品等推动非遗创新发展。


此外,诸如剪纸、年画、雕刻、泥塑、漆器、纺织等传统手工艺,其艺术风格、创作素材、技艺流程、形象造型等极具历史气息,因此能够为现代时尚、流行文化注入灵魂和精神。与此同时,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涌现,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非遗文创借助数字技术也成为应有之义。具体而言,非遗文创实现数字化构建和创新发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以创意设计重塑非遗艺术。也就是说,对非遗艺术及其载体本身创意或再设计后,打造出呈现非遗特色的生活实用品、艺术收藏品、文化娱乐物。比如,从非遗资源中提取无形或有形的元素,利用AR、VR等数字化手段,应用到现代的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领域之中,开发出能够为大众消费所用的新产品。又比如,通过创意设计将现代文化或传统文化与非遗艺术相融合,推动非遗艺术形成新风格、新样式、新内涵。再比如,对现代设计与非遗艺术的融合物进行扩展设计,以一种或多种元素为基础,创意设计出更具物质实用性或数字娱乐性的产品。


二是借助数字化手段传播非遗文化。“非遗文创数字化”是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它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非遗进行采集、存储、转化、管理、展示和传播。这不仅以数字技术改变了非遗既有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非遗资源更便捷、更高效地为更多人群所观看和使用,而且通过数字化呈现,易于大众全面了解、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同时,非遗文创数字化也为非遗内容资源开发、传播和消费者参与打下了良好基础,由此创意打造出的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有利于非遗的广泛传播、互动分享与价值共创。


三是以中国故事提高非遗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故事是当前文创体验的重要入口和关键内容,非遗本身也包含着无尽的故事。非遗文化资源创意转化离不开故事力的打造,挖掘、创作和分享。故事有助于实现大众记忆、传播、理解、娱乐、想象、创造等文化功能。可以以特色非遗资源为基础,通过专业团队、个人或众创等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挖掘或创造出具有非遗属性的好故事,有人格、有情节、有情怀的系列内容,以此提升创意转化效力,实现非遗资源的故事转化。

undefined    



     

3


       

     

深度融合文化与科技

传播非遗里的中国声音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在全球化、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的新时代,从您的专业角度分析,非遗文创的推广目前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范群林副教授:

十二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毫无疑问,非遗文创的推广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个趋势有必要引起关注和研究。


首先是非遗文创的产品问题,尤其是非遗文创产品的数字化问题。必须要将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作用于非遗资源,以现代化的思维、观念、工具、技术、产品等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其中,文创产品本身利润可观,但也最容易粗制滥造,尤其应该重视质量与品质问题,千万不能将难得的产品化的非遗文创作品轻易糟蹋。


其次是非遗文创的品牌问题。这需要通过非遗类IP、文化创意符号、知识产权等对品牌的文化生态、产业形态和空间环境进行升级,同时也可以联合非遗小镇、非遗村落等推出其专属的非遗文创产品,从而一步步盘活整个产业链与价值链。


再次是非遗文创的推广问题。通过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在内的各种特色非遗的创作、展示、交易、传播、体验等平台,可以为非遗文创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输出环境。例如建设线上平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强化文化创意与生产制作技术、展示/传播技术和消费终端技术等协同能力;不断利用新媒体、多媒体等手段打造具有当地非遗元素的非遗文创品牌,同时利用声光电组合的装置艺术、影像作品等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各大品牌跨界联合,扩大非遗文化和非遗手艺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展非遗文创的市场影响力。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才能将非遗和文创的结合发挥最大价值。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据了解,您曾主持过文化科技产业相关科研项目,您认为科技与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范群林副教授:

科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可谓与生俱来,简言之,可以概括为融合与协同的关系。


结合我们的非遗文创主题而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样依赖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入。具体体现在强化文化创意与生产制作技术、展示传播技术和消费终端技术等协同能力,以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产业开发。不断利用新媒体、多媒体等手段打造具有当地非遗元素的文化娱乐产品或活动,如举办非遗新媒体艺术节,以声光电组合的装置艺术、影像作品等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增强非遗文化旅游项目的体验性。同时,逐步将VR、AR、MR、AI、体感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到非遗文创化发展上,改善传统文化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如在非遗博物馆或展览馆设计中,虚拟还原出非遗历史场景,设置文化交互体验等参与环节。实现非遗文创从原生性、展示性的文化产品提供向创意性、体验性的文化空间实现的转变。



     

4


       

     

提升技术“硬”实力

于MBA探寻自我与未来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当前时代对于管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和企业对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作为管理学院副教授,您在商科管理人才培养上有哪些思考?在教学中您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范群林副教授:

虽然我目前主要专注于工商管理学科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但是我本人的教育经历横跨了理科、工科与文科,属于典型的跨学科、复合型成长经历。结合目前国内外商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个人多年以来的体会与思考,我认为商科管理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组织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等之外,也需要技术能力,至少是技术理解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兴起已经给传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挑战。环境、市场、对象等因素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导致管理决策的基础与机制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自动化与个性化逐渐成为未来管理决策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等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政策效应都将成为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商科管理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坚持系统逻辑思维等“软”实力的提高,也需要技术敏锐、理解,洞察,乃至技术开发等“硬”实力的提升。


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工之分,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和企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undefined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当下许多职场人士为拓宽学习圈、提升管理能力选择重回校园就读MBA,您认为MBA教育可以为职场人士带来怎样的帮助?重理工MBA教育又具有何种优势,能帮他们实现怎样的提升和成长?


范群林副教授:

我个人认为,MBA教育可以为职场人士带来以下几个显著的帮助:


一是可以给职场人士带来一个短暂却难得的系统思考的机会。MBA的学员大多要求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而这三四年、四五年刚好是一个初入职场和社会的人首次经历从职业新鲜感到职业倦怠期,乃至于迷茫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大家在工作上往往会碰到一些困惑甚至瓶颈。这个时候重回校园就读MBA,尽管短短的三年时间需要兼顾工作、学习与家庭,很辛苦但却是离开大学校园之后难得的一次系统地、深入地反思自我的机会。未来的路到底怎么走会更好?我相信对于这一点,MBA会让大家更加透彻地思索。


二是可以给职场人士提供一个跨学科交叉和跨领域融合的系统性学习机会。我们的MBA学员往往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着不同的教育成长经历。在三年的MBA学习过程中,不管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实践环节的完成,甚至是学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都对大家丰富知识储备、拓展知识结构、开阔思维视野、发掘思想深度、提升系统思维能力大有裨益。经历三年的MBA教育,回到正在从事的管理岗位,或者未来将要任职的管理岗位后,前后一对比,可能会让大家产生一种“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感觉。对周边的一切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对世事、对自身追求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又是什么。


三是可以给职场人士提供一个社会交际圈扩充,甚至跃迁的机会和途径。在MBA的同学圈中,很多人都很有成就,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大家课余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相互了解、彼此交换资源、进行思想碰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既结交了朋友,又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人脉资源。乔布斯说过,你明日的成就正好源自今天点滴的积累。MBA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行为举止,可能眼下觉得没什么直接的收获,但通过时间的积淀,未来就会发现改变在那一刻就已经发生了。


重理工MBA项目经过10余年的务实发展,以及几代重理工MBA人的辛勤耕耘、砥砺前行,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项目充分利用MBA教育中心作为学校二级机构的制度支撑和平台优势,坚持“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MBA”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思路,努力成为“重理工商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创新的桥头堡、发展的助推器”,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职业规范、系统知识体系、积极创新意识和卓越创业精神的管理人才和商界精英。


非常值得高兴的是,在2022年11月10日由腾讯新闻主办、启航智诚承办的第十届腾讯商学院发展论坛上,重理工MBA获得“2022年度杰出特色MBA项目”殊荣。这是对重理工MBA既往努力和阶段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重理工MBA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有力鞭策。同时,我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精英人才加入重理工MBA,与我们一起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


中国MBA教育网采编


关闭

杨家坪校区地址:重庆市杨家坪兴胜路4号 邮编:400050 花溪校区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 邮编:400054
电话:68660662,68855624 邮箱:mba@cqut.edu.cn Copyright ©重庆理工大学2014